蔡默言Sep 14, 20212 min追求更???的風味?更多特殊處理法的生豆、更多熱對流的烘豆機、更加完美的曲線、更加能表現風味的沖煮方式,這樣就能擁有一杯完美的咖啡嗎? 就我個人的角度來看,烘焙是一種妥協,沖煮也是一種妥協。 如果說大部分的風味在選擇生豆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那烘焙要表現的究竟是生豆"原有"的風味亦或是揚避缺陷...
蔡默言Aug 3, 20212 minCraft 12的少量烘焙烘焙記錄影片: (DIY010=Craft 12) 關於少量烘焙,通常會建議注意烘焙室的蓄熱,常出現的狀況是烘焙室的蓄熱不足,這一點相較於半熱風的直火烘豆機會比較明顯,而判斷烘焙室的蓄熱狀況需要一點經驗,建議參考的點是: 1.烘焙豆量 2.入豆溫 3.回溫點...
蔡默言Jul 27, 20213 min慢烘慢烘相較於快烘,所以是慢烘? 就我個人的看法來說,各種烘焙的技法是基於當地市場的需求與設備上的限制所開發出來的,一般常見的日式慢烘真的是日本才有的嗎? 先不論日式慢烘是不是真的是 "日式",日本的烘焙方式也是花樣百出,但能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咖啡豆品牌,各自有對咖啡烘焙的...
Craftsmith RoastersJul 16, 20212 minFilsys 20 濾材更換效果個人的烘焙度和手法都不太一樣且氣味的感受很主觀,第一道過濾棉建議10~20鍋更換一片(每鍋以一公斤計算),每周烘兩天的話第二三道建議2~3個月換一次,機器上有壓差計方便您觀察抽力變化,變弱表示慢慢開始阻塞該留意排煙量和除味效果了,可以等您實際使用後自行調整濾材。...
蔡默言Jul 14, 20214 min沒那反應最近腰很不舒服,大概年過四十是個檻,心裡知道得運動了,但能躺下時還是懶得爬起來...... 在社大上課時,由於對於咖啡,每個學員心裡的框架是不同的,也會提出很多似是而非的問題,這些問題並不難回答,可以兩三句下個結論就解決,也可以長篇大論,重點是放在什麼條件下,這類問題會成立...
蔡默言Jul 6, 20215 min烘焙桶......早,這段時間很悶吧。 距離上次試烘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感謝你對我設計的烘豆機仍有印象。 就當時你試烘的CRAFT 50,在設計上與Max 使用的是一樣的,細節上相同,後來有做一些改善: 1.烘豆機正面的入豆部件內的排風口大小:A是舊設計;B是新設計...
Craftsmith RoastersJul 5, 20211 minThe feedback of Craft 12 from the customer in Baguio City, PhilippinesIt is our honor to share with you the feedback of Craft 12 from the customer in Baguio City, Philippines.
蔡默言Jun 30, 20212 min咖啡放多久?社大上課時,學員會問到,咖啡豆可以放多久?這個問題很含糊,生豆可以放多久?熟豆可以放多久? 我覺得根本沒個定論,大實話是只要喝得下去就沒問題........ 問題是你要不要喝而已。 早期的優質生豆甚至可以放個十年做陳年豆,但是放了十年的咖啡生豆,光是成本就不知道該怎麼算了,...
蔡默言Jun 28, 20213 min銀皮這件事情烘焙中的銀皮會去哪?是被抽走還是跟熟豆一起? 烘焙後的熟豆銀皮多寡跟什麼因素有關? 大多烘豆機在製作時,對於銀皮與煙的處理主要靠抽風,而銀皮會集中在銀皮收集桶,採用旋風集塵桶分離銀皮與氣體並有效地將銀皮集中,而烘焙過程中,什麼階段會有銀皮出現?...
蔡默言Jun 23, 20212 min風門的作用:去雜味?利用風門去除豆子雜味的的角度來說,生豆本身的雜味(土味等)及生豆後製處理的雜味(發酵豆),烘焙中風門開大或小的時機? 關於這個問題,先討論的是烘豆機本身的設計以風門的角度來看,是屬於鍋內負壓或是正壓的設計,這一點在傳統的烘豆機來看,烘焙中的烘焙桶內壓力大於外界環境壓力,類似...
蔡默言Jun 7, 20212 min關於藝妓烘焙的一些心得這兩天被客戶問到藝妓怎麼烘時,首先回問的就是:「哪裡的藝妓?」 現在藝妓因為大量傳播,呈現到處開花的狀況,但是實際上種起來有一定量與品質的,大概還是以巴拿馬為主。 當然也有其他地區的藝妓,但是很明顯的會有風土的差異,就咖啡的多樣性來說,也算是在當地紮根了。...
Craftsmith RoastersMay 6, 20211 minProcess of packing Craft 12To reduce height and save delivery cost, the exhaust fan & hopper are dismantled. You can easily put them back on without any hassle....
蔡默言May 3, 20212 min配方豆的一些看法在社大上課時,多少會談到配方豆。 就我自己的看法來說,配方豆是要創造出"不存在的味道",因為用一種咖啡無法達到目的。 這個目的是越明確越好,通常會先從沖煮的設備開始討論。 是用在義式咖啡機上?手沖?虹吸?土耳其咖啡?種種,先確定沖煮設備、沖煮的方式。...
Craftsmith RoastersApr 29, 20211 minArtisan scope software settings for Craftsmith roastersPlease follow through the guide on artisan scope home page. https://artisan-scope.org/docs/quick-start-guide/ 2. Use a USB-A to USB-A...
Craftsmith RoastersApr 22, 20212 min樹莓派Raspberry Pi 400開箱與Artisan烘豆紀錄軟體設定教學樹莓派在2020年底推出了將微型電腦整合進鍵盤的Raspberry Pi 400, 更多介紹: http://www.pcdiy.com.tw/detail/17976 台灣官方代理: https://www.raspberrypi.com.tw/35620/raspber...
蔡默言Apr 16, 20213 min烘豆量的差異烘豆量的多寡會不會影響烘焙的時間與火力還有風門調整呢? 這大概類似於「150g與1.5kg的豬排,用鐵板煎熟的時間與火力會一樣嗎?」的問題。 就常識來說,150g與1.5kg的豬排,煎烤的時間與火力會完全不同。 在此一認知下,以生豆150g與1.5kg的烘焙量,烘焙的時間與...
蔡默言Apr 6, 20212 min數據的判斷數據的判斷必須有一定的共同基礎條件,像是在共同的設備與環境中用同樣的量測裝置取得的數值。 近來Artisan的盛行,除了軟體本身的開源免費外,烘焙咖啡的人開始有一個可以共同討論的數值曲線則是該軟體可以繼續發展的重點。 早期烘焙咖啡豆的技術傳授仍以學徒制為主,大多在工廠之間,...
蔡默言Mar 25, 20214 min給使用小型直火烘豆機的你的一些看法直火烘豆機很有趣吧。 但是要學會控制是一件蠻困難的事情,因為直火本身所顯示的溫度是不準確的,相對於半熱風。 對於一個設置在非常容易受到對流熱影響的環境的溫度針,本身對於溫度的顯示必須重新思考。 舉個例子,入豆溫的高低對回溫點的影響,一般而言,入豆溫高→回溫點高;入豆溫低→回...
蔡默言Mar 23, 20212 min厚鍋薄鍋的一些看法從材質來看,相對於鑄鐵的蓄熱來說,不鏽鋼的蓄熱高,傳導性較低,理所當然質量也較高;而鑄鐵之所以會成為烘豆機內鍋的主流,有其歷史上的緣故。 中型的滾桶式烘豆機(15~60kg),大量烘焙的前提除了穩定,綜合咖啡豆一直是當時歐洲市場的主流,應該是說,所謂的精品咖啡尚未萌芽,當時...
蔡默言Mar 17, 20212 min排風溫對豆體的影響?排風溫基本上可以視為入風的氣流溫度經過烘焙桶內與生豆攪拌,再由抽風機抽出的氣流溫度。 距離烘焙室越遠,得到的溫度變化程度越小。 所以一般測溫點會放在烘豆機前方的排風段。 通常排風溫受到生豆的吸熱溫差變化快,早期的烘豆機設計上多以排風溫做為烘焙溫度的判斷,而非現在採用的豆溫,...